收藏感悟
面中注靛
青花寿星纹大碗
中国人喜欢吃面,
即使是以谷为主食的人群,
有时也喜欢换换口味,
吃一两次面。
江苏位置非南非北,
米也行面也可,
但是我还是喜欢吃面。
我家外孙女,两岁不到,也喜欢吃面,太小不太会用筷子,两只小手伸进碗里,抓起面条送入口中,一小碗面就入了肚,吃得津津有味。
去北京,我喜欢吃北京的炸酱面;去新彊,我喜欢吃新疆的拌面;去上海,我喜欢吃上海的葱油拌面。咱江苏出名的是镇江的锅盖面,我反而不太喜欢,倒是最爱一口老家海安的鲫鱼汤面。早上来二两鲫鱼汤面,再来点雪菜肉丝的浇头,美味无比。
小时候,我去面馆吃面,常常看到三五个老头,一人一碗面,一人一杯酒,哼着小曲,眉飞色舞。
吃面还有许多讲究,过生日,在座的要给过生日的人,添上一筷面,这叫添寿,添多添少不重要,吃得下,吃不下也不重要。有些饭量小的,看到这一大碗的面,自感为难,只好拜托其他人分一些,因为不好剩下。
送朋友,一定要吃面,这叫长来长往。
元宵节,有上灯和落灯之说,十三上灯,十八落灯,上灯的晚上吃汤圆,落灯的晚上吃面条,这样才吉祥。
我们吃面的碗不是上海小碗,是大碗,属海碗。早年间,那个海碗四周有“大海航行靠舵手”的林彪题词。这碗现在少见,倒也成了古董。
古董海碗我有几个,有粉彩的、有青花的、还有全靛蓝的,温润素雅。南通收藏家协会会长曾经想找一个老房子,配上一些老碗,偶尔约上两三位老友,喝上二两老酒,品一品家乡的老味道。
粉彩蝶恋花纹大碗
青花寿星纹大碗
青花寿字纹大碗
我最喜欢的老海碗是翠毛蓝清代碗。一个碗口径二十公分,是清康熙细路瓷,题材为八仙祝寿。另一个碗口径二十一公分,也是清康熙细路瓷,题材为双犄牡丹。
青花八仙祝寿纹大碗
“八仙祝寿”之经典,不用解说,大家也知道画面的含义,亦体现了人们对寿福无边的热切期盼。“双犄牡丹”相对而言,就没那么熟悉了。双犄牡丹,是康熙瓷器独有的一种画法,因画面发色鲜丽幽靓,光感渲染逼真,有花鸟传神的意境。尤其是牡丹花呈双犄状,故而得名。
青花双犄牡丹纹大碗
跟那些躺在博物馆里的玉碗、金碗或银碗一样,每一只碗,都会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。老一辈人用碗很讲究,小时候我不懂事,吃饭时随便拿起筷子敲打碗边,母亲就会阻止我,说那是要变讨饭的。吃饭时,更忌讳把筷子插到饭碗里,说那是给故人上供的,不吉利。甚至不慎摔碎了碗,也要说上一句吉祥话,碎碎平安。
碗,不仅能带我们领略饮食器皿形韵之美,还可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。它既代表着烟火气,又代表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。其实吃面也好,吃饭也罢,什么样的碗不重要,即使是金碗、玉碗,吃饱即可。
人生如碗,
既要盛得下山珍海味,
也要装得下粗茶淡饭才是。